a:9}yX+\i
说道知识分子,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同学的母亲,记得读书时,经常去他家玩,每一次看到他母亲都会觉得与众不同,他母亲从来不对孩子大吵大嚷,说话总是和蔼可亲,就算是批评也是委婉、受听,让你不得不接受,却又不会心生怨气,后来我才知道他的母亲曾经是一位高校的大学生,而且学习成绩相当优秀。这或许是我对知识分子的第一印象,从那以后,我觉得多学知识一定能让自己变得更有气质。 <(o
f'
读钱理群著的《沧桑岁月》,又勾起了我对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崇敬。其实,之前我有一个误区,以为读了大学就算是知识分子了,其实不然,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,主要以创造、积累、传播、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,大多分布在科学研究、教育、工程技术、文化艺术、医疗卫生等领域。我同学的母亲之所以有气质,是因为她的文化修养较高,这虽然与其受过高等教育有关,但更多还是她个人后来修炼的结果。回到本书中来,钱理群在《沧桑岁月》里讲述了建国之后的一些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,通过这些文人如何自救?如何做堂堂正正的“人”,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,活得像个样子?到哪里去寻求精神资源等,探讨了这些身处1949年以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,他们需要厘清自己,需要给自己一个继续前行的理由。所以,我们可以看到“沈从文的坚守”“废名‘上书’”“赵树理的处境、心境与命运”“王瑶‘检讨书’”“郭小川的命运起伏”“邵燕祥一个知识分子的死与生”“1953至1974年间的梁漱溟”,这是一个全新社会诞生的时期,对于那些旧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来说,他们该如何抉择?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事情,那还真得读读这本书。 2
O6'P&v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