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中国井队工作 踏实!” c2\Hl2~
4月28日,河南中原油田钻井四公司哈萨克斯坦项目部经理黄新成,收到一封基地经理阳明德发来的员工评价信。 f6nB|h6-
信上写道:“基地资料员拉纳特工作认真负责,业务技术水平高,今劳动合同到期,建议续签合同并为他提升一级岗位工资……” pm\R9h8#P
黄新成一边读者信,一边颌首微笑。作为项目负责人,他见证了哈籍员工的每一步成长。如今,数量为中中方员工2.5倍的哈籍员工已经成为中原钻井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,分布在钻工、安全员、副司钻、司钻等各个岗位。 \74`8i
今年年初以来,中原油田钻井四公司哈萨克斯坦项目部12部钻机全面启动,创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以来的最高水平。前四个月,该项目部已经实现产值3.67亿元,增幅达到79%以上。这与中哈员工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。 VO4RTZ1&2^
为哈籍新入职员工聘请中国师傅 XhsdVN
<1*
D
两年前,初到中原油田钻井队工作的哈籍员工加斯兰,对自己的前途多少有点顾虑。 "7B//zV<F
两年后的今天,他已经是SINOPEC——177钻井队的副司钻了。 rw2$7Fgft
“个人努力是一个方面,关键是我有一位很好中国师傅——李晓江!”加斯兰充满感激地说。 hhtb?b+sW
2013年年底,加斯兰被项目部评卫优秀员工。手捧获奖证书的那一刻,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的师傅李晓江。 J1X`VW/U9
身为井队副司钻的李晓江,对各种钻井设备、生产流程可谓了如指掌。一心想把这个哈籍徒弟带好的他,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悉数传给了加斯兰。 \ MD6`
“他是我的徒弟,他取得的成绩,我脸上也有光!”李晓江笑着说。 *'^4
NzVN
“导师带徒”本是国内钻井队培养人的手段。如今,为了哈国市场的长远发展,该公司哈萨克斯坦项目部为新入职的哈籍员工配上了中国导师。 '_lgT;xji
项目部的工人技师和有经验的老师傅主动发挥优势,与哈籍员工结成师徒培养协议,并签订了培养协议书,为他们“量身定做”了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提升计划。2014年初至今,该项目部就签订师带徒协议149份。项目部还定期组织人员对“导师带徒”落实情况进行考核,充分调动了师徒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 zB< K ^l
哈籍员工干的好可直接晋升 ccb>Y2j_
DRb^
fEA
在中原油田钻井四公司哈萨克斯坦项目部,中哈员工的比例为1:2.5.如何让中哈员工真正融合在一起,共同服务于企业的发展? ki$-
”平等,合作,共赢——自2012年起,中原钻井正是秉持这种管理理念,赢得了哈籍雇员的支持和欣赏,让中哈员工齐心协力谋求项目的更大发展。 &+\Z40&
这种理念体现在员工管理的方方面面。为了便于哈籍员工学习,尽快提升他们的业务技术知识,该项目部特将《班组施工安全要点》等操作规范印成中俄对照双语版的书籍。 >
lm#05~
“在中原钻井队工作,哈籍员工得到了应有点尊重。只要干的好,我们就有提升的机会。”今年刚提升为SINOPEC—143钻井队司钻的哈籍员工那扎对这份工作感到很满意。 t&4%b oT
yF~B$!{!
为了同一个家的未来建言献策 f
QyC6
$&Y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