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用卡莫名其妙就被罚了很多利息;停车损失了财物,停车场就不肯负责;网上买化妆品买到假货;说好免费安装的空调最后又巧立名目收钱……生活中,你是否或多或少地遇到过这些消费“潜规则”?“3·15”(消费者权益保护日)临近,本报联合新浪网调查,并梳理出各行各业存在的一些“潜规则”。如果你遇上了这些“潜规则”,请一定要较起真来维权! b_0PJPX
-q'+w
Vre2{H
-信用卡 3~~s6l$
Mx&UZ.A
部分欠款全额罚息 /2%,1<w
}j
{asunts
现象:只少还了1元钱,信用卡持卡人就要按照全额计算每天万分之五的罚息,还会因逾期还款而被打入“黑名单”。 n>Q
zl!e(
rOtbPwMz=o
案例:去年9月份,银行给陈女士寄来了当月的账单,账单上显示:循环利息94.34元。她看了吓了一大跳。8月份她的欠款是5769.40元,在还款日26日前6天还了5400元,余下的369.4元到了当月31日才还款。369.4元的欠款在6天里能产生94.34元的利息? Fn1:6\FI
foMV\
她随即向该行信用卡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咨询,被告知银行实行的是全额罚息,即只要持卡人没有在还款日还清欠款,应支付“透支款”自银行记账日起至还款到账日的透支利息。也就是说,陈女士虽然只有369.4元未还,不但这些欠款要算利息,之前还的5400元也要算相应的利息。 ;uIuxc/P
[f
W=]~
质疑:陈女士说:“我觉得这种全额罚息的方式十分不合理,并且提前没有告诉我们,有点像个陷阱。” $x6
EXgFa|:
-停车服务 weW "Yg]8
.sVn{ve:]
停车场不负责保管 {0<bJBzAee
lG~;<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