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版主按】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,任何细节的失实,都是新闻工作的失误,都是新闻工作者的耻辱。当外界环境错综复杂时,难免会有个别素质低下的记者鱼目混珠,浑水摸鱼,给新闻界的声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。传媒人扭曲的新闻观导致传媒价值观的偏差,进而误导受众甚至贻害社会。新闻媒体承载着社会守望者与记录者的职责,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也必然成为媒体的生命线。这就要求从事新闻的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,激浊扬清。 3Z\dPh|x
对此,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果断出手。4月14日新 9&f_427,
闻出版总署办公厅近日印发文件,通报《京华时报》等6种报纸刊载严重失实报道的处理情况。对责任人严肃处理,彰显了鞭挞、制止虚假新闻报道的决心。 rrSrt./X<
-3_U,~-Flu
Pcd$@\Kk`
◆ 新闻出版总署通报批评多家报纸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 /Q!rmBR
5oKr#(p
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近日印发文件,通报《京华时报》等6种报纸刊载严重失实报道的处理情况。 $^:0gPmg
Ol]T#[$
通报指出,近年来,新闻界深入开展“三项学习教育”活动,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不断规范新闻记者的新闻采访活动,但是仍有少数报社不负责任地发表有失客观、公正的文章,甚至编造虚假报道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,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公信力。现将2008年以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查实处理的《京华时报》等报纸严重虚假失实报道通报如下 : 1fxxO< |